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eatured Posts
搜尋

"你在做甚麼?"

  • edmundmamusic
  • 2014年6月2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以人為本的音樂治療是怎樣運作?」

「我有些confused,剛才我看見長者在聽音樂、玩音樂,但我不明白這些活動怎樣具體地 幫助有dementia的長者,你能說明一下嗎?」

「這樣玩玩音樂能令他們記性好一點嗎?」

最近都在忙著回答這些問題,發問的包括初次接觸音樂治療的大學生、記者、社工,每個問題少年少女都在提醒我清楚說明治療效果和背後理論(therapeutic mechanism)是必須的。其實背後理論有點像醫生處方的藥理性生化機制(biochemical mechanism),沒有生化知識的一般病人是很難理解,同樣地,沒有(clinical musicianship)治療性音樂認識的普羅大眾亦不易理解音樂治療深入的運作模式,但在提高音樂治療的認受性的進程中,必須透過不同方法跟大家說個明白。今天我不打算跟大家說教,而是想分享昨天的一個經歷,幫助大家轉換另一角度,從音樂帶來的「轉變」來觀察它的果效。

話說有一記者來參觀我的一個長者治療小組,老友記都有認知障礙及抑鬰症狀趨勢,她觀察到長者一起做運動、唱歌、玩樂器,甚至像一個小樂隊般跟著指揮奏樂,過程非常互動,長者們看來頗精靈。小組結束,她想找幾位健談的綵訪,她立即衝前去剛才說話最多的一個老婆婆,問她玩樂器的感受,怎料她回答「我唔識玩音樂,無讀過書,不要考我」,她拒絕傾談。不成,找另一個,「剛才的音樂你都喜歡嗎?」「喜歡!我年青時聽很多歌,最愛好派對,最愛黑膠碟...(下刪4分鐘關於好年輕時的自我分享)」,又不成功,不氣餒,問問一位伯伯玩音樂後有何感想,伯伯慢慢地、努力地、斷斷續續地說「好...好...有心」。

記者朋友呻很難和長者們正常對答,無法溝通,她感到很無奈,我告訴她長者家人和院舍姑娘護士習以為常,然後與她一起回想剛才長者在音樂中的互動,節奏內的對答,引導她將長者日常生活和音樂治療過程兩者相比,反襯音樂如何作媒,協助有需要的群體與人溝通,一掃心中無奈。

「記性唔好就要重拾記憶」,「肌能退化就要提升活動能力」,「說話退化就要提升語言能力」,這是受眾(以及普羅大眾)對「治療(therapy)」的期望,治療師們亦朝著這些「表面」目標前進。然而,作為音樂治療師,我們能否幫助大眾退後一步,以更廣闊的視野,把音樂治療所帶動的轉變看得更清晰呢?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Reminiscence, mechanism and goal

Music stimulates asociated memory can be seen in daily lives. When you go to supermarket these days you will hear them playing Lunar new...

 
 
 

댓글


Follow Us
Search By Tags
Archive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